俱舍|佛陀为何单独立受为蕴 ——贪图乐受障碍戒定慧的产生
释迦牟尼佛在《华严经》中说:“奇哉?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。”佛陀的教法没别的,其实就是放下。放下的虚妄假相越多,境界越高,修为越增上。当我们开始追随佛陀寻求智慧的时候,就是地地道道的修行人。修行人以解脱轮回,证得涅槃为目的。那修道的本体就是戒定慧三学。求解脱的心所依之处便是“厌离爱欲,断除贪图乐受”,不厌离就没有发起的所依。戒定慧三学更无从产生。
形色世间界,众生迷途无尽头。佛陀悲悯众生,为令其迷途知返而宣说无量法门。在《俱舍论》第一品分别品中,便让众生明了,在这轮回中,众生勤勤做作种种行为皆是为了领纳到种种感受去增长贪爱,由爱发起求取。就像益西彭措堪布在《四法印·有漏皆苦》中所说:“贪著五欲享乐,念念增长贪爱,因此增长无量生死,轮回就这样生生不息。”《地藏经》说:阎浮提众生,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。轮回是没有尽头,也没有丝毫安乐可言的。当然修行人所要做的就是生起戒定慧三学的功德,方能斩断轮回。
在如今的科技时代,网络非常发达,各种电子产品花样繁多,迷人的六尘不断映入人的眼帘。很多世间人智慧短浅,丝毫没有抵抗力,整日沉迷于其中。作为现代的修行人,也可能由于往昔的习气,或者意志力不坚定,迷于其中。佛陀单独立受为蕴,不但是要告诉我们,世间人为了贪图受而颠倒行取,引发更深的轮回,同时作为一个修行人,如果贪图乐受就会障碍自己修行路上的戒定慧功德。
01
何为受蕴
佛陀在《俱舍论》当中宣说五蕴统摄了所有的有为法,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和识蕴。在其中四十六个心所法里,受心所被单独立为五蕴之一。《俱舍论释》中提到受蕴从接触外境而感受苦乐舍的感觉。大恩上师在《俱舍论释》中详细讲述了受蕴的定义:受蕴的法相是心依自力而体验自之对境的差别。其相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:如感受外境的美丽,在心中产生快乐;感受外境粗恶,在心中产生痛苦;平等的外境,则在心中产生等舍的感受。
“蕴”为聚合,分别念依靠外境和自己的心识,因缘聚合,而产生感受,所以叫受蕴。
《俱舍论》四卷三页云:“受谓三种领纳,苦、乐、俱非,有差别故。”也就是说欲界人俱生都有外逐五欲的习气,就像吸毒那样,只要能享受到快乐感觉就好。人们所追求的、所喜爱的,就像喝一杯可乐,打个游戏,逛逛公园,拍个自拍,统统都是因为有受用良好感觉才去有所求。
《瑜伽》五十五卷二页云:“受云何?谓三和合故;能领纳义。受作何业?谓爱生所依为业。”“爱生”是从十二缘起讲的,受是爱的所依,就是说受是爱能够生起的条件。受给爱做所依,因为贪图受乐而产生爱。爱就是欲,想得到或者不想得到的心态。于是众生为了五妙欲所能带来的感观享乐,而不断地欲求。众生贪图享乐(领纳外境所带来的感受)起欲(爱)造业(取),从而形成轮回。
02
贪著乐受与戒相违
1
与出离欲界相违
《俱舍论释》第四品中宣说,别解脱戒是欲界的出离戒,也是指断除一切恶行的戒律或者受持善法的戒律。它的本体就是想从欲界出去,是以出离心的意乐所引发的。所以,势必会看到轮回的圆满之事纯粹是苦的、毫无实义而希求出离的意乐。相反,贪著享乐就会把欲乐当成快乐,如飞蛾扑火一样,耽着在上面,和出离相违。而且越贪著五欲,会越陷越深,根本不求出离。如果不求出离,别解脱戒无缘得到,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无法产生。
现代人越来越喜欢营造丰富的感观世界,不管做音乐、电视、电影等传媒行业,或是消费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。如不断升级更新换代的手机,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所贪的对境。陷在其中,人们感到无比快乐,既然快乐当然就喜欢,甚至对其产生崇拜。科技不断进步,更多应用在制作更大的幻觉,让无数人沉迷得越来越深。有些人变得贪得无厌,整日想着怎么娱乐,怎么获得更多,怎么活得更长等等。这些问题都源于对“受”没有清醒的认识,没有认识到它只是苦的自性,还在不断地追求。这样耽着欲界的色香声味触的感觉受用,已经和出离欲界的法相相违。一者为念念不舍,一者避而不及,两者像两匹东西各狂奔的野马,不能相容。
2
不放逸是守护戒律的基本条件
在《中观宝鬘论》中,佛说:“不放逸甘露,放逸乃为死亡处,是故汝为增善法,当横敬具不放逸。”大能仁佛陀亲口告诫我们,修持善法,守护自己的心,防止有漏法的不放逸,将到达无死涅槃的甘露之处,放逸无度的下场就是死亡之处的轮回。为了使得善法日益增上,务必恒长恭敬善法,具足不放逸。不放逸就是守持戒律的基本条件。
佛在《遗教经》中曾告诫比丘,在已经能安住戒律之后,应当守护五根,不令放逸,入于五欲。就像放牛人应当持木杖看住牛,不让它损坏。守护好自己的五根,不要在五欲当中放逸度过,损害自己的戒律善法。持戒是往内调伏自己的身口意,让三门如理如法,而相反的是沉浸五欲的妙乐,是往外散于六境的心。心识散乱于外境是放逸的状态,而戒是督摄自己的身口意,令其安住正知正念的状态。所以,在散于外境沉迷五欲的时候,不能守持清净的戒律。
释迦摩尼佛在因地时严持清净戒律。释迦牟尼佛曾为一仙人,名守根。仙人到一些寂静地修行,在一花园中见一女人后不觉贪心又生起来了,此时他才觉知自己修行病根所在。他想:我通过抉择亦只能守护根门而已,但此种抉择绝非智慧抉择,只是以分别念粗加选择。从现在开始,我应积极寻找圣者智慧,力争永不生烦恼。仙人随后即以真实智慧观察烦恼、女人本性,并最终证悟烦恼之空性本体,从而彻底远离贪欲,最后无有任何烦恼地获取远离一切疑惑之圣者智慧。
佛陀在因地的时候,始终守持自己的根门,行持饶益众生的戒律而远离堕落罪行,行持对解脱有利的善法,最终成就。
03
欲乐是禅定的违品
1
障碍成就禅定
《入行论·静虑品》中说:“有止诸胜观,能灭诸烦恼,知已先求止,止由离贪成。”具足寂止和胜观才能断除一切贪执,灭除贪瞋痴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。这也是修行人通过住心的方便方法来训练,求得寂止的心。
止由离贪成。止的修炼也需要离开贪爱,离开贪图色香味触等让自己心浮不定的外境。所以贪著乐受从本质上会障碍定的产生,是生起禅定的最大违品。假如贪执亲友,爱著利养,放不下有感官享受的色欲、声欲、美食欲等,对于带来的感受恋恋不舍,很难舍弃世间。这样心不能融入佛的教法,境界也会差得很远。禅定必须一缘专注,而心识在攀缘欲尘时刹那刹那蠢蠢欲动,因此一定会障碍成就禅定。
而远离散乱,则是成就禅定的顺缘。历史上的大德们往往都是远离愦闹的城市,依止寂静的山林。
释迦牟尼佛转生为种姓高贵的太子。国王以前所生太子全部夭折,为了让这位太子免遭非人伤害,国王就将他置于铁室中保护,众人也因此而称其为铁室。
铁室诞生的时候,当地人皆心生欢乐,他们身色都比以前更美好,智慧、大悲心等功德也渐渐具足,众人各个非常欢喜。因为铁室福德力感召,举国人们生活幸福美满。
当时有一睡莲花节,太子则身着缤纷绸缎妙衣坐于马车上。众人争相观瞻太子,以稀有心对他念诵赞叹、吉祥颂辞。
铁室目睹欢乐场面后,他开始宣说偈颂道:“呜呼!世间烦恼众,不稳无喜乐,于此睡莲节,反觉乐稳固。此等凡夫众,无惧真稀有,死主遮生路,无虑享欢乐。老病死怨敌,时时横眼前,定赴来世道,智者谁欢喜。乌云起闪电,大海狂啸起,倾盆大雨降,暂聚必消散。”铁室分析了无常规律,对眼前的这些狂欢场面无丝毫兴趣。
铁室在父王前请求前往森林中苦行。国王问道:“我惟一的太子为何舍弃我呢?难道我做的你不满意?”太子则回答说:“你对我非常尽心尽意,对我没有任何不足之处,别人也没有对我加以伤害,只是我自己害怕死亡才会有这种念头。死亡人人无法直面,因此我才做出出家抉择。”
国王不解:“你自己都云死亡恐怖无法避免,那你前往森林又有什么用呢?难道死亡会因你躲在林中就不再近身相催吗?仙人是否能于林中修得长生不死之法?既然呆在林中亦难免一死,你舍俗出家、去往森林中苦行没用的。”
太子说:“呆在寂静地或家中行持正法或者非法都会死亡,这点可谓无有差别。但有一点却大为不同:在寂静森林中有行持佛法之机会,而在家中则会遭遇违缘,很难修持正法。既如此,广行非法之人,死到临头之日必有大痛苦,死后亦难免堕落地狱。”
国王最后终于答应他的出家请求。
铁室将众生都羡慕的财富圆满受用,众人所敬畏的国王地位,如丢弃杂草一般舍弃后,终于在森林中寂静地苦行修法。他不断修习四禅定与四无量心,最后转生善趣。由此可见,禅定境界以不贪世间妙欲之道而得成就,所以我们应不贪执世法,一人独自前往寂静地苦修方为至关重要之事。
2
已得到的禅定也会退失
《宗镜录》中有一则公案,讲述过去有位劫拨仙人,成就了五神通。国王敬重他,他飞行往来的时候,国王都是手捧仙足,吃饭时,国王亲手供奉,这样做了很多年。
有一次国王有事远行,交待一位美丽的宫女说:“我奉事仙人,向来很小心,现在我要远行,你供养时也要如我一样。”这样仙人飞来,宫女以双手接足,仙人触到王女柔软的手和身体,爱欲就萌发、增上,神通很快丧失,再也不能飞行,只能步行走出王宫。以上的仙人是以触摸女人的手,动了欲心,而堕落的。“世上无如人欲险,几人到此误平生。”
我们从上面正反两方面的公案得知,贪著乐受是障道的本体。如今处于五欲横流之中的我们,也应该自律,知道隐患,懂得远离。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也曾经放下一切世间享受,到清净的地方苦修,方成就道。
04
贪著欲乐障碍智慧
1
爱欲尽,道可见
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(第十六章舍爱得道)中,佛言:“人怀爱欲不见道者。譬如澄水。致手搅之。众人共临。无有睹其影者。人以爱欲交错。心中浊兴。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当舍爱欲,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。”“人怀爱欲”,人总是喜欢这个爱那个。不断地生起爱欲,包括对钱财、地位、异性、处所清净幽美等等的爱欲。只要产生这些爱欲,就不能见道。见道需要智慧,而爱欲直接障碍智慧的产生。
进一步用比喻可以了知:“譬如澄水。致手搅之”由于我们不能放下这个爱欲之心,就比如一个人用手在水里一搅,搅动的时候,平静的湖面此起彼伏。“众人共临”,大家都围着这水看自己的倒影,“看自己的样子?看不到了啊”。平静的湖面可以看见自己的倒影,但是不平静的湖里有浑浊的灰尘、沙子或泥土(比喻爱欲),所以谁也照不见了。平静的湖面就像前面的定心,处于一缘专注状态,这时候自己的本性很容易发现。如果心散于六境,处于妄动的状态,就失去照见智慧的机会,而不能成就。
今天爱这个,明天爱那个;一会儿这个又不好了,那个又好了,总是在不断地交织交错,此起彼伏,所以不见道。因此修行人首先应该舍掉爱欲耽着,减少欲望。
2
舍身赴死求正法智慧
智慧是解脱的正因。人如果总是陷于外境带来的种种乐受,就会因爱欲而不能见道。所以我们务必要舍弃爱欲,一心求得无上的解脱智慧。我等本师释迦佛,也仅仅为求四句正法,而经历了挖出身肉做成千盏灯后,插入千根灯芯,纵身跳入火海也心甘情愿的百般苦难。同样,作为后学者、跟随者也应对于正法有强烈的希求心,不顾一切艰难险阻,严寒酷暑,难行苦行,精进闻思修行。如今有殊胜的上师、法和环境,都是修行的顺缘,一一摆在我们面前。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我们应该无比珍惜,好好把握,舍弃更多的不满足和世俗的追求,真正把解脱放在第一位。
业精于勤而荒于嬉。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,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世人若被明日累,春去秋来老将至。朝看水东流,暮看日西坠。百年明日能几何。在因缘具足的条件下,我们应该当下寻求甘露妙药,生起无漏智慧对治迷途。
05
总结
享乐只能增长贪心,而贪心是不会助长善业的。如果增长了贪欲心、散乱心,那么追求外境的心会更强烈。这些都是将来堕落痛苦的因,也是戒定慧产生的主要障碍。解脱需要戒定慧的功德和厌离轮回的出离心。贪图乐受是轮回的根本,是凡夫自以为快乐的法,其实是应该舍弃的法。解脱是出离轮回,寂静清凉的,更是应取的法。没有认清、贪图乐受,是解脱的障碍。特别是已经踏上解脱路的修行人,如果还在贪图乐的享受,那么则是很不合理的。无论何时,修行人都应该认清贪著乐受的过患,希求解脱的清凉果位。
推荐阅读